您现在的位置是:焦点 >>正文
主食吃得少 人更容易老?研究发现:增加高质量碳水摄入能减缓衰老
焦点9332人已围观
简介主食吃得少 人更容易老?研究发现:增加高质量碳水摄入能减缓衰老2025-07-14 16:34:15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主食吃得少 人更容易老?研究发现:增加高质量碳水摄入能减缓衰老
2025-07-14 16:34:15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李岩 责任编辑:李岩 2025年07月14日 16:34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提到碳水,主食增加很多人第一时间都会想到米饭、少人水摄衰老馒头、更容高质陇南市某某环保机械设备教育中心面条、易老研究包子等,发现有些人觉得“吃碳水=容易胖”“碳水升血糖不健康”,量碳因此选择少吃或不吃主食,减缓甚至断掉碳水。主食增加
其实,少人水摄衰老碳水化合物是更容高质维持机体正常运作的三大能量营养素之一,碳水化合物也有质量高低之分。易老研究研究发现,发现高质量碳水化合物饮食对于减缓衰老、量碳体重管理至关重要。减缓陇南市某某环保机械设备教育中心
01
高质量碳水饮食
或能减缓衰老
饮食与衰老密切相关,主食增加2025年1月《营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高质量碳水化合物的饮食与减缓衰老相关,最高碳水化合物质量饮食与表观年龄衰老减缓1.2年相关。
对于其中的机制,研究指出,可以通过植物性饮食中各种营养素的作用来解释,这些营养素有助于减少氧化和炎症应激,从而影响DNA甲基化。
那么,吃了碳水抗衰老,却长胖了怎么办?实际上,高质量碳水不但不会胖,还有利于减肥。
2023年《英国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限制添加糖、含糖饮料、精制谷物和淀粉类蔬菜等低质量碳水的摄入,多吃全谷物、水果和非淀粉类蔬菜等高质量碳水,有助于控制体重。
02
哪些是高质量碳水化合物?
高质量碳水
高质量碳水又被称为“优质碳水”“好碳水”,不仅能提供热量,还能提供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有益成分。
高质量碳水主要有以下这些:
全谷物:包括糙米、玉米、黑米、薏米、莜麦、燕麦、荞麦等,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其他营养素。
薯类:土豆、红薯、紫薯、木薯、芋头、山药等,膳食纤维含量较高。
豆类:红豆、芸豆、绿豆、豌豆、鹰嘴豆等杂豆,蛋白质占比大,饱腹感强。
高淀粉蔬菜:南瓜、藕等,含有大量有益健康的多糖。
水果类:含有大量易吸收的果糖、葡萄糖,还有膳食纤维,适量吃对血糖影响不大。
低质量碳水
低质量碳水又被称为“坏碳水”,几乎只提供热量,大多缺乏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食物,这类食物通常具有高油、高盐或高糖的特点,味道较好,容易吃太多。
低质量碳水主要有以下这些:
油炸薯类:包括薯条、薯片等。
添加糖食物:如糕点、蛋糕、饼干等。
含糖饮品:包括果汁、饮料、奶茶等。
那么,我们日常吃的精白米面属于“好碳水”还是“坏碳水”?如果要减肥或控糖,到底能不能吃呢?
有人认为精白米面的升糖指数较高,属于“坏碳水”。但有营养师介绍,精白米面好消化,对于肠胃功能较弱的人来说,肠胃负担较小。如果主食全部摄入粗粮、薯类、杂豆类,会导致腹痛、腹胀等症状,因此粗细搭配才是正道。
03
主食怎么吃才最健康?
一日三餐应该如何均衡摄入高质量碳水呢?《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推荐:
全谷物:推荐每天吃全谷物食物50-150克,相当于一天谷物的1/4-1/3。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谷类200-300克。
蔬菜: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不少于300克的新鲜蔬菜,深色蔬菜占1/2。深色蔬菜是指深绿色、红色、橘红色和紫红色蔬菜。
水果:天天吃水果,保证每天摄入200-350克的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首选应季水果,每天至少1-2种。
豆类:杂豆可以和主食搭配食用,发挥膳食纤维、维生素B、钾、镁等均衡营养作用,提高蛋白质互补和利用。杂豆类搭配大米做成杂豆饭,豆馅搭配面粉做成美味的包子,芸豆、花豆等还能做成美味的菜肴。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健康·生活频道
Tags:
相关文章
特朗普称对俄罗斯征收100%关税
焦点原标题:特朗普称对俄罗斯征收100%关税) 当地时间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称对俄罗斯感到非常不满,威胁将对俄罗斯征收100%关税。特朗普称,如果无法在50天内达成 ...
【焦点】
阅读更多真惨!升能集团股价暴跌98%,今早突发要“强平”
焦点原标题:真惨!昨日暴跌98%,今早突发要“强平”) 升能集团今日早间在港交所公告称,Otautahi Capital Inc合共3.7亿股股份于本公告日期占公司全 ...
【焦点】
阅读更多国元证券:人工智能需求推动将带动新一轮半导体增长曲线
焦点国元证券研报指出,人工智能需求推动将带动新一轮半导体增长曲线。1)AI将成为半导体发展的核心驱动力,AI服务器需求井喷,汽车、PC和智能手机端侧AI带动销量增长和硬件升级,将推动半导体上行。2)AI技 ...
【焦点】
阅读更多